在國務院發(fā)布44號文(2015年)、加入ICH(2017年)、新《藥品管理法》頒布(2019年)等新政保障下,港交所18A和科創(chuàng)板等資本加持下,我國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得以快速發(fā)展。如今,中國創(chuàng)新藥進入“出海”爆發(fā)期。
歷史數據
近年來,中國藥企通過License-out將創(chuàng)新藥權益授權給海外藥企的交易不斷增多,這意味著海外藥企對我國新藥研發(fā)能力的肯定,License-out項目的數量及金額也成為了衡量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戰(zhàn)績的直觀標尺。
1.License-out項目數量
2007年3月6日,微芯生物將西達本胺海外權益以2800萬美元轉讓給滬亞生物,實現了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零的突破”。
截至2022年6月6日,中國創(chuàng)新藥license-out項目共77個。從2019年開始,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達到驚人的28個。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License-out項目交易總額
從披露數據來看,2007-2022年license-out項目交易總額約有308億美元,可以說,license-out對國內藥企,尤其是新興Biotech緩解現金流壓力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3.License-out項目首付款
2007-2022年統(tǒng)計到的首付款總額約為32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多維度分析
1.美國是授權金額最高的地區(qū)
美國作為全球藥物創(chuàng)新的領頭羊,據BCG分析,2021年,美國占了全球創(chuàng)新藥市場的一半以上(55%)。從中國藥企license-out項目來看,美國也是授權數量最多、金額最高的地區(qū),獲美國藥企青睞更是中國藥企證明自己實力的有力證據。
77個license-out項目中,授權地區(qū)包含美國且仍在推進中的項目有39個,其余地區(qū)授權項目38項,授權美國數量占比超過半數。從2020年開始,這一數字急劇上升,2021年,中國license-out項目授權美國地區(qū)多達17個。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77個license-out項目中,授權美國項目交易總額225億美元,其他地區(qū)83億美元,美國占比73%。2021年授權美國交易總額約為141億美元,目前是歷史之最。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授權美國項目首付款約26億美元,占比82%。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臨床價值決定交易額
License-out項目絕大多數是“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銷售分成”的分階段付款形式,首付款金額很大程度上代表著license-out項目的臨床價值。
2007年到2022年間,首付款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有8個。
首付款超過1億美元的license-out項目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細看這8個license-out項目,可以看出,這些項目要么是PD-1這個免疫療法大熱靶點,要么具備成為“best-in-class”藥物潛力,要么在某一適應癥上全球臨床進度領 先。
例如,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在I期臨床階段即顯示出高ORR水平,屬于best-in-class產品。而榮昌生物HER2-ADC維迪西妥單抗在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上臨床進度全球領 先。
3.早期創(chuàng)新藥項目逐漸受到青睞
統(tǒng)計34個授權美國項目中,授權時在臨床前試驗階段的有16個,I期臨床階段的項目7個,II期臨床階段的項目5個,III期臨床階段的項目3個,已上市階段的項目III個。從發(fā)生交易所處的研發(fā)階段來看,早期項目(臨床前+I期臨床)逐年增加。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近幾年,臨床前項目逐漸受到青睞,尤其到2021年,臨床前項目有9個??梢钥闯?,臨床前項目首付款金額相對來說不大,但是都是有潛力的一些項目。例如,FibroGen就是看中CCR8項目和HFB1011在腫瘤免疫領域的潛力。
授權時在臨床前試驗階段的license-out項目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困境
總的來說,目前,大多數中國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思路主要是借鑒海外已經上市的first-in-class藥物,進行fast-follow研發(fā)。license-out項目仍將中國臨床數據作為賣出去的砝碼,授權金額也不是大多數創(chuàng)新藥企的主要收入來源。
根據BCG分析,我國創(chuàng)新藥企海外營收只占15%,而國外制藥巨頭海外收入平均占比都超過60%。特別是,日本武田海外營收占比高達82%,而中國藥企海外營收占比最高的復星也才35%。
然而,近兩三年來,在研發(fā)內卷以及醫(yī)保靈魂砍價的雙重夾擊下,國內營收已經難以支撐國內藥企經營研發(fā),海外市場的價值愈發(fā)凸顯,征服海外成為國內藥企走出目前困境的重要途徑。
如何破局
1.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第一動力
首先,產品療效要過硬。
就拿目前唯二獲FDA批準的國產創(chuàng)新藥來說,不管是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還是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能獲FDA批準上市,都是靠自身優(yōu)秀的臨床數據。
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能夠獲FDA批準上市,正是基于其漂亮的臨床數據才批準其上市。支撐其上市的一項關鍵性Ib/II期CARTITUDE-1研究結果顯示,中位隨訪12.4個月時,獨立委員審查的客觀緩解率(ORR)為97%,包括67%的sCR(嚴格的完全緩解),92.8%的患者獲得了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及以上。
這些數據優(yōu)于已獲批上市的競品BCMA CAR-T療法Abecma。
其次,拓寬藥物研發(fā)類別。
除了單抗,ADC藥物、基因治療(核酸類藥物)等也可以作為研發(fā)重點。作為全球首 個CAR-T藥物Abecma2021年營收有1.64億美元。據Evaluate Vantage估測,西達基奧侖賽在2026年的銷售額可達到17億美元。
最后,技術上要有所突破。
例如,天境生物的CD47單抗通過反向篩選降低了紅細胞毒 性,因此獲得艾伯維青睞。
2.走全球臨床試驗路子
回看這些成功出海的license-out項目,I期臨床階段大多數選擇全球試驗,憑借全球臨床試驗的數據賣出去,然后海外合作方進一步推進II/III期臨床試驗。
加科思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8年4月,加科思在美國開展SHP-2抑制劑I期臨床,2020年6月授權艾伯維合作全球開發(fā)。
自身推進全球I期臨床后授權海外的中國license-out項目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3.國際化人才是成功關鍵因素
挖掘這些license-out項目背后,幾乎每一個都有豐富的全球制藥巨頭臨床相關工作背景,有些甚至有FDA審評背景。
一方面,在海外醫(yī)藥巨頭有從業(yè)背景的高級人才紛紛加入中國創(chuàng)新藥企。
2018年,輝瑞原大中華區(qū)總裁吳曉濱加入百濟神州;2019年,諾華原臨床監(jiān)督運營團隊負責人Melika Davis加入百濟神州;2021年,阿斯利康原東區(qū)RGM、銷售顧問委員主席張岸巍,加入羅欣集團;2022年1月,原阿斯利康腫瘤事業(yè)部總經理殷敏加入百濟神州,擔任大中華區(qū)首席商務官。
不管是傳統(tǒng)Pharma還是新興Biotech,這些藥企背后都有具有海外藥企豐富從業(yè)經驗的人才。
另一方面,FDA審評員迎來歸國潮。
2017年,中國正式加入人用藥品技術要求國際協(xié)調理事會(ICH),真正開始融入國際藥品監(jiān)管體系,中國創(chuàng)新藥的中美雙報之路由此開啟。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9年后,每年幾乎都有二三十位前FDA審評員回國,如今這個群體的規(guī)模已經超過了100人。
人才對license-out項目成功出海至關重要。
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成功在美國上市就離不開出色的注冊團隊。
2015年開始,澤布替尼注冊團隊就與FDA溝通產品開發(fā)計劃,直到2018年,FDA才最終同意百濟神州提出的做法。經過多次溝通,在2016-2018的3年間,澤布替尼先后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認定”、“突破性療法認定”、“優(yōu)先審評”等多項特殊認定,這些促成了FDA對產品加速獲批的認可。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國創(chuàng)新藥企如何擺脫“內卷之困”,走出去,奔向星辰大海,需要多方面努力。
本文所有統(tǒng)計圖表均截至2022年6月6日,本文觀點僅代表筆者一家之言,如有片面,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1.招商證券-醫(yī)藥生物行業(yè)創(chuàng)新藥系列報告(一):出海路徑篇,創(chuàng)新藥系列報告框架與中國創(chuàng)新藥企出海理想路徑假設
2.創(chuàng)新藥出海,8圖解密
作者簡介:@菜菜,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藥學專業(yè),多年來一直在藥監(jiān)系統(tǒng)工作,擅長醫(yī)藥熱點分析,政策解讀等。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