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是國際聾人日。根據(jù)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我國大約有2780萬聽力殘疾人,占到殘疾人總數(shù)的30%以上。作為一種聽力重建裝置,人工耳蝸可以有效改善聽力損失嚴重、助聽器配戴無效或效果甚微的聽力殘疾人的聽力水平。
為什么耳聾還會引發(fā)其他疾病?
廣義的耳聾是各種不同程度聽力損失的統(tǒng)稱。當今社會,耳聾正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2011年美國Beaver Dam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聽力損失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穩(wěn)步增加。80歲以上老人有超過80%患病。根據(jù)病因,耳聾可以分為遺傳性耳聾和非遺傳性耳聾,根據(jù)發(fā)病時間可以分為先天性耳聾和后天性耳聾,而根據(jù)發(fā)病機理可以分為傳導性耳聾、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和混合性耳聾。
耳聾可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引起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包括但不限于癡呆、孤獨、抑郁狀態(tài)等。2017、2020年柳葉刀關(guān)于老年癡呆的報告中,耳聾均被認為是癡呆最重要的潛在危險因素(圖1)。小規(guī)模薈萃研究也提出聽力干預(yù)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社會隔絕與孤獨。因此,改善患者聽力,減緩聽力下降伴發(fā)的認知功能障礙具有重要且急迫的臨床價值。
圖1 美國2020-2050老年人群聽力下降與癡呆發(fā)病率的估量與預(yù)測
對于存在聽力損失的人群,使用聽力放大裝置是主要的聽力干預(yù)措施。一般而言,在2-3個頻率測得聽力損失≥10 dB,且聽力損失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時可考慮應(yīng)用放大裝置。
非植入性助聽裝置
助聽器的組成主要包括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與電池。麥克接收外界聲音信號,轉(zhuǎn)化為電信號由放大器放大;接收器接收電信號,轉(zhuǎn)化為聲信號投射入外耳道。
圖2 不同類型的助聽器
耳背式助聽器(Behind-the-ear, BTE)
耳背式助聽器體積較大,位于耳后,具有充足的電源與強大的放大電路,適用于多種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具有高效、廉價、易于操控等優(yōu)點。中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患者在應(yīng)用耳背式助聽裝置時可能需要封閉式的耳模,這種耳模一方面可以掩蓋外界噪聲,另一方面避免聲反饋,防止放大后的聲音重新被麥克風接收,但這可能會帶來美觀上的不足。
迷你耳背式助聽器(”Mini” BTE)
迷你耳背式助聽器將接收器放置于耳道內(nèi),以導線與機身相連,體積減小至傳統(tǒng)耳背式助聽器的二分之一。這種耳道式接收器技術(shù)(Receiver-in-the-canal, RIC)可在大幅提升響度同時實現(xiàn)有效聲反饋控制,且佩戴舒適,沒有“堵耳”效應(yīng)造成的低頻衰減,對于以高頻聽力下降為主的老年聾患者十分合適。然而,開放性的耳道設(shè)計與大功率的增益使得患者更易受到環(huán)境噪音的影響,其安裝也不如傳統(tǒng)耳背式助聽器便捷。
耳內(nèi)式(In-the-ear, ITE)、耳道式(In-the-canal, ITC)、完全耳道式(Completely-in-canal, CIC)助聽器
這三種類型的助聽器原理類似,深入耳道的位置不同(圖3)。耳內(nèi)式助聽器的主體位于外耳,適用于中到重度的聽力損失,缺點在于仍相對可見,且沒有利用外耳、耳廓的攏音作用。耳道式助聽器僅有一面探出外耳,更加隱蔽,利用了耳廓的大部分攏音作用,缺點為易移位,安裝相對困難。
完全耳道式助聽器則完全隱藏于耳道內(nèi),外側(cè)不可見,因為接收器靠近鼓膜,其所需要的放大倍數(shù)也較低,然而,其安裝最為困難,且最容易丟失,聲反饋的控制也是完全耳道式助聽器所面臨的技術(shù)困難。上述三種助聽裝置的共同優(yōu)點為外形隱蔽,但由于其體積較小,電池與放大線路的功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對聲音的放大效果有限。
圖3 耳內(nèi)式(ITE)、耳道式(ITC)、完全耳道式(CIC)助聽裝置
單/雙側(cè)信號對傳線路(CROS/BiCROS)
信號對傳線路是一種特殊的助聽原理,適用于單側(cè)/不對稱聽力損失。麥克風被置于聽力較差耳側(cè),但信號被傳遞至對側(cè)耳放大,以利用優(yōu)勢耳聽力。由于該助聽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點,例如患者的聲源定位和噪聲下言語識別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已經(jīng)較少使用。
植入性助聽裝置
由于非植入式助聽裝置的放大效率,尤其是對于高頻的放大能力有限,重度-極重度聽力下降患者可能需要應(yīng)用植入式助聽設(shè)備。
骨導助聽裝置
骨導助聽裝置的組成包括植入體、基座和處理器(圖4)。植入體植入于患側(cè)顳骨,通過穿皮基座或不透皮磁鐵連接外部處理器,處理器將聲信號轉(zhuǎn)化為電信號,引起植入體與顳骨振動,直接傳至內(nèi)耳,使患者感知到聲音。目前,商品化的骨導助聽裝置主要有Ponto (Oticon),BAHA (Cochlear)等。此外,一些非植入式的新型裝置如軟帶BAHA、Adhear (MED-EL)等在無需植入的情況下直接引起顳骨振動,這些新技術(shù)正在得到推廣應(yīng)用。
圖4 骨導助聽裝置的組成示意圖
中耳植入裝置
中耳植入裝置通過直接刺激聽骨或圓窗膜,實現(xiàn)高效的聽覺增益。目前普遍應(yīng)用的中耳植入裝置有振動聲橋(Vibrant SoundBridge, MED-EL)、MAXUM (Ototronix)、Esteem (Envoy Medical)。以振動聲橋為例,由植入體和可穿戴的外部部件構(gòu)成。植入體由接收線圈、磁鐵、解調(diào)器、連接導線與懸浮振子(Floating Mass Transducer, FMT)組成;外部部件則由麥克風、音頻處理器、電池、發(fā)射線圈與固定磁鐵構(gòu)成。FMT可刺激包括圓窗膜、各個聽小骨在內(nèi)的多種中耳組成,以實現(xiàn)聲音增益(圖5)。
圖5 振動聲橋原理展示
a)植入體刺激中耳不同位置;b)懸浮振子示意圖;c)懸浮振子實拍圖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ation, CI)
對于部分存在嚴重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下降(例如耳蝸發(fā)育異常、毛細胞功能異常等)的患者而言,人工耳蝸植入可帶來聽閾、言語發(fā)育及環(huán)境覺察等多方面的提升。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可將聲音轉(zhuǎn)為電子信號,通過刺激聽神經(jīng)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人工耳蝸由體外的外部處理器、傳遞線圈、皮下接收器、植入電極組成(圖6)。外部處理器將聲信號轉(zhuǎn)化為電信號后,傳遞至皮下接收器,與耳蝸固有頻率基本匹配的植入電極陣列直接發(fā)出電信號刺激螺旋神經(jīng)節(jié),引發(fā)聽覺。
目前人工耳蝸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多種類型,包括不同的電極陣列數(shù)量、普通電極/軟電極、直電極/預(yù)彎電極、半環(huán)電極/全環(huán)電極、全覆蓋電極/短電極、單極/多極以及不同的言語處理策略。然而,目前我國人工耳蝸植入仍存在極大的缺口。早在2006年,我國已有超過50萬聽力障礙未成年人滿足人工耳蝸植入標準,其中包括10萬6歲以下兒童,但截至2013年,全國包括成年人在內(nèi)僅有超過3萬患者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85%為兒童)。
高昂的設(shè)備費用為眾多患者接受治療的最 大阻礙。長期以來,人工耳蝸市場被3家國外公司壟斷,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國產(chǎn)品牌的人工耳蝸已經(jīng)問世并經(jīng)臨床試驗驗證療效,例如浙江諾爾康公司的晨星人工耳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在2011年獲得了CFDA批準,于2012年獲得了歐盟CE資格證書。2021年,騰訊天籟AI實驗室與諾爾康聯(lián)合推出的“人工耳蝸+手機伴侶”聯(lián)合解決方案,能夠使人工耳蝸的語音清晰度、可懂度提升40%。
圖6 人工耳蝸原理示意圖
聽覺腦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 ABI)
對于存在蝸后病變,或者耳蝸條件不允許人工耳蝸植入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聽覺腦干植入。聽覺腦干植入裝置組成與人工耳蝸相似(圖7)。不同的是,聽覺腦干植入裝置直接貼附于患者腦干蝸神經(jīng)核,不經(jīng)過聽神經(jīng)的外周傳導,直接誘發(fā)聽覺。
圖7 聽覺腦干植入裝置組成圖
A)外部裝置;B)內(nèi)部裝置;C)電極陣列板
隨著技術(shù)的進步,助聽裝置正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佩戴助聽裝置的人們逐漸活躍在各行各業(yè),包括警察、軍人、飛行員、運動員、音樂家等。未來,助聽裝置一定會朝著更加舒適,模擬真實聽感的方向發(fā)展,實現(xiàn)從殘障治療到人體增強工具的轉(zhuǎn)變。
(內(nèi)容由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協(xié)和八審核)
# 參考資料:
1. Nash, S.D.,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the Beaver Dam Offspring Study.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137(5): p. 432-9.2. Goman, A.M. and F.R. Lin, Prevalence of Hearing Loss by Seve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 J Public Health, 2016. 106(10): p. 1820-2.
3. Powell, D.S., et al., Hearing Impairment and Cognition in an Aging World. J Assoc Res Otolaryngol, 2021.
4. Ellis, S., S. Sheik Ali, and W. Ahmed,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hearing interventions on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in older people with hearing los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1.
5. Schuster-Bruce, J. and E. Gosnell, Conventional Hearing Aid Indications And Selection, in StatPearls. 2021, StatPearls Publishing
Copyright ? 2021, StatPearls Publishing LLC.: Treasure Island (FL).
6. Fagan, J.J., Open Access Publishing of Textbooks and Guidelines for Otolaryngologis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TO Open, 2019. 3(3): p. 2473974x19861567.
7. Atcherson, S.R., et al., Hearing Loss: Hearing Augmentation. FP Essent, 2015. 434: p. 18-23.
8. Ghossaini, S.N. and P.C. Roehm, Osseointegrated Auditory Devices: Bone-Anchored Hearing Aid and PONTO.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19. 52(2): p. 243-251.
9. Banakis Hartl, R.M. and H.A. Jenkins, Implantable Hearing Aids: Where are we in 2020? Laryngoscope Investig Otolaryngol, 2020. 5(6): p. 1184-1191.
10. Burd, C., I. Pai, and S.E. Connor, Active middle ear implantation: imaging in the pre-operative planning an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Vibrant Soundbridge(TM). Br J Radiol, 2020. 93(1109): p. 20190741.
11. Entwisle, L.K., S.E. Warren, and J.J. Messersmith, Cochlear Implant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Severe-to-Profound Hearing Loss. Seminars in hearing, 2018. 39(4): p. 390-404.
12. Dazert, S., et al., Cochlear Implantation. Dtsch Arztebl Int, 2020. 117(41): p. 690-700.
13. Li, J.N., et al., The Advances in Hearing Rehabilitation and Cochlear Implants in China. Ear Hear, 2017. 38(6): p. 647-652.
14. Zeng, F.G.,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Nurotron 26-electrode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Hear Res, 2015. 322: p. 188-99.
15. Simpson, A.N., et al., Time From Hearing Aid Candidacy to Hearing Aid Adoption: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Ear Hear, 2019. 40(3): p. 468-476.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