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導航
CPHI制藥在線 資訊 常見人造甜味劑三氯蔗糖會加重腸炎癥狀

常見人造甜味劑三氯蔗糖會加重腸炎癥狀

熱門推薦: 腸炎 人造甜味劑 三氯蔗糖
來源:新浪醫(yī)藥
  2018-03-20
近日,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yī)學院(CWRUSM)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人造甜味劑三氯蔗糖(原始商標名稱:Splenda)會加重患有類似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小鼠的腸道炎癥,但對未患病小鼠無實質性的影響。進一步的研究揭示,小鼠在飲用添加了三氯蔗糖的水之后,腸道內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細菌數量顯著升高。

       人造甜味劑主要是指一些人工合成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類的化學物質,其甜度一般比蔗糖高10倍甚至數百倍,由于大部分人造甜味劑幾乎不被人體轉化,因此被稱為無熱量的糖。人造甜味劑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y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三氯蔗糖等。

       近日,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yī)學院(CWRUSM)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人造甜味劑三氯蔗糖(原始商標名稱:Splenda)會加重患有類似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小鼠的腸道炎癥,但對未患病小鼠無實質性的影響。進一步的研究揭示,小鼠在飲用添加了三氯蔗糖的水之后,腸道內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細菌數量顯著升高。這項研究近日發(fā)表于國際著名胃腸病學學術期刊《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題目為“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Splenda Promotes Gut Proteobacteria, Dysbiosis, and Myeloperoxidase Reactivity in Crohn’s Disease–Like Ileitis(人造甜味劑Splenda促使克羅恩病樣回腸炎腸道變形菌門細菌數量升高、菌群失調、髓過氧化物酶反應升高)”。

       變形菌門是細菌中的一門,其中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幽門螺桿菌、軍團菌(可引起軍團病,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可能致命的肺炎)等。在人體腸道內,存在一定數量的這類細菌是正常的,并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這類細菌過度生長或過量,則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已有大量科學證據證實,變形菌門細菌與多個物種的各種腸道疾病有關,包括人類。

       該篇文章的第一作者、CWRUSM醫(yī)學助理教授Alex Rodriguez-Palacios博士表示,克羅恩病患者在消費Splenda或類似含三氯蔗糖和麥芽糊精的產品時應當仔細考慮。之前,已有多個研究分別調查了這類廣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劑中的各個成分。在我們的研究中,使用Splenda作為一種手段來測試這些商業(yè)化成分的組合效應,并采用了一種回腸克羅恩病動物模型。

       研究中所用的小鼠,有一半為患有克羅恩病的遺傳系,這些小鼠受Splenda的影響比另一半屬于健康系的小鼠更為嚴重。研究發(fā)現,Splenda可導致腸道大腸桿菌過度生長,細菌大量侵入腸壁,而這一現象只在克羅恩病小鼠中發(fā)生。此外,研究還發(fā)現,Splenda攝入還導致了克羅恩病小鼠腸道內髓過氧化物酶活性升高,這一現象在健康小鼠中卻沒有發(fā)生。髓過氧化物酶是白細胞中的一種酶,能有效殺死各種微生物。研究人員推論,腸道大腸桿菌數量的大幅增加,引發(fā)機體試圖擊退入侵細菌,在這一過程中增強了腸道內髓過氧化物酶活性。

       該項研究表明,食用Splenda可能只在促炎性易染病體質個體中增加髓過氧化物酶的產生,如克羅恩病或其他類型的炎癥性腸病患者。作為該過程的一部分,炎癥及其伴隨的后果可能加重克羅恩病的癥狀。

       Rodriguez-Palacios表示,這種人造甜味劑會引起腸道細菌和腸壁免疫細胞反應性的改變,這可能導致易感人群的炎癥或疾病發(fā)作。另一方面,沒有腸道疾病的人可能不需要過分擔心。

       Splenda:市場最受歡迎的人造甜味劑之一

       三氯蔗糖(TGS)是由英國泰萊公司(Tate&Lyie)與倫敦大學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請專利的一種新型人造甜味劑,這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劑,甜度可達蔗糖600倍,其原始商標名稱為Splenda,中文里翻譯成“善品糖”。這種甜味劑具有無能量、甜度高、甜味純正、高度安全等特點,是目前秀的功能性甜味劑之一。

       在美國,三氯蔗糖直到1998年才獲得FDA批準進入市場,比一貫保守的中國還晚了一年。Splenda組成成分中除了極少量不可消化的三氯蔗糖之外,還包括另一種用于增加體積的可消化甜味劑麥芽糊精。目前,Splenda已成為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人造甜味劑之一。

       Rodriguez-Palacios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可能是我們所能提供有關這些甜味劑成分誘導能導致炎癥的腸道生物學變化,并且隨時間推移這類炎癥可能對易感動物個體有害的實驗證據。下一步,我們打算在患者身上開展試驗,鑒于人類遺傳學、微生物組、飲食所固有的很大變化性,開展人體試驗相對要更難一些。

       文章通訊作者、CWRUSM醫(yī)學教授及克利夫蘭大學醫(yī)學中心胃腸病學主任Fabio Cominelli博士評論稱,我們的發(fā)現僅僅是基于飲食管理的一小部分,其他飲食習慣或添加劑也可能導致類似的微生物變化。例如,用作食物添加劑的食品乳劑最近也被證明可改變腸道菌群,并促進小鼠結腸炎。其他一些情況也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炎癥而置克羅恩病患者于危險之中,包括食源性細菌感染。

       有意思的是,除了論證基于三氯蔗糖/麥芽糊精的人造甜味劑在促使腸道微生態(tài)失調和髓過氧化物酶活性的試驗角色之外,研究還表明,可能可以通過檢測糞便生物標志物的同時測定變形菌門細菌數量和髓過氧化物酶活性,來監(jiān)測患者的腸道健康。

       

點擊下圖,即刻登記觀展!

預登記

相關文章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57